為了奇怪的習俗,請了一天假回桃園
也正好讓我可以去拍桃園神社
桃園神社保存的還蠻完整的
原桃園神社現在已經改名為"桃園縣忠烈祠"
就在桃園高中附近
旁邊的石塊上也是有名子
要爬一小段長階梯
爬上長階梯之後才會看到神社外的鳥居
石燈籠,這裡的石燈籠比較沒有新舊不相符的感覺
旁邊有牌子說明石燈籠亦稱"獻燈",多安置於參道兩側,並以對稱方式排列
往前走當然要特寫一下鳥居,當然也有牌子說明鳥居如同台灣傳統廟宇的牌坊,是神域範圍的出入口
而桃園神社原本有三座鳥居,現在僅存一座
接著是歷史簡介
通過了鳥居在往上走會看到右手邊的日式房屋
而左手邊則是讓參拜民眾洗手的"手水舍",亦可稱為"水盤舍"或是"水屋"或是"手水屋"等
雖然裡面的水蠻乾淨的,且也說是讓人在參拜前洗手漱口用的,但卻沒有放置任何用具可供參拜者使用
右邊的日式房屋是社務所,是讓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務,休息,齋戒,沐浴之用,但目前應該是沒有人在使用
社務所旁邊有匹駿馬,是以青銅所製造的,腹部刻有原桃園神社社徽之菊花形紋樣,但已遭磨損破壞,很可惜阿
再往前走的階梯兩旁有高麗犬,是守護神社的聖獸,跟台灣廟宇的祥瑞獅作用一樣
桃園神社原本有兩對,目前這一對是於民國75年間以原有舊照片樣式重造安置
爬樓梯前的門
門上有很多匾額
進去之後就是拜殿了,所謂的拜殿是一般朝拜者列隊祭拜的空間,左右兩側的附屬空間是"神饌所"與"祭器庫"
但目前都是先人的牌位,外面左右兩邊則是草皮
裡面的模樣
這裡面也懸掛了很多匾額
而再往裡走就是本殿了,本殿又稱為"神殿",位於高台之上,只有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,一般參拜者只能在拜殿祭拜
被架高於高台之上
圖片當中特別的是這些不知有什麼意義的圖案
整個逛完之後,就走到社務所的後面,也是另一種風景,感覺還蠻適合拍日式古裝片
整體而言桃園神社的保存比較完整,後來發現神社大多都建在半山腰上,面對的景觀都不錯,大概是有著"可以看照到所有老百姓"的意思吧
最後附上維基百科中對桃園神社的介紹--這裡唷!!